显示标签为“Pen”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Pen”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五, 九月 29

re 钢笔、奢侈品及其他

好文共欣赏。我也要转到我的博客,聚雅兄肯定同意吧:)

对于钢笔,一直是我的最爱,或者它是一种让我觉得自己还属于“写字”的小知识分子,即使是键盘如飞的年代。

对于钢笔,特别是1000以上的笔,对于我周围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但我买它是为了用它,并不是拿来炫耀.每有朋友来我这里,当我感觉他/她也是有点品味或爱写字的,我会跟他们分享对这些笔的书写感觉。我也希望能说服他们也爱笔,买笔,用笔,甚至是我自己送给他们,遇到小朋友时也会关心他们是否写字姿势正确,当然大部分人用的还是一次性的油性笔或珠笔。时代的变迁的大潮流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

为什么每当有上网机会时,我都得来群,来论坛看看,因为我知道这里是一种精神家园所在。正是如此,才珍贵。
好文共欣赏。聚雅兄的好文:

钢笔、奢侈品及其他



好钢笔是为欣赏它的人而存在的,一支好钢笔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依我看,一支好钢笔完美而对它没有感情,还不如有感情而存在一些缺陷,就像爱情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没有它带来的希望、没有它留下的回忆,我们就不能生活。



在今天钢笔已被人渐渐淡忘的日子里,有这么一群钢笔爱好者,他们太爱钢笔啦,爱钢笔的人是不会想到时间的,在淘宝里、易趣里、钢笔论坛中执着的追求着,他们陶醉在淘笔的乐趣里、陶醉在买笔的喜悦里、陶醉在品味欣赏钢笔的玩味里――――



也许我们没有权利去确定一种人人喜欢的钢笔,但我们有义务去弘扬钢笔里所孕育的文化。对不同国度的人来说,好写的钢笔不一定有名,有名的钢笔不一定好写。我们只有真正认识钢笔,才会发现它的奥妙、它的秘密。我们没有必要非要买齐所有的钢笔,按经济实力也不可能买齐,但我们有必要了解钢笔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说自己喜欢万宝龙、派克、犀飞利、万得派、奥罗拉;喜欢永生、英雄、关勒铭,但不能说我喜欢的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书写工具,其他都不行,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奢侈品的诱惑,往往使人们太注重价格的昂贵与便宜,而忽视了奢侈品本身、奢侈品的概念。万宝龙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出尽了风头,但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万宝龙是什么东西,甚至以为是香烟。当西方人写出了《奢侈带来富足》的畅销书时,我们还不得不为生计而奔忙。



这是一个提及“奢侈”而满脸变色的时代,相反,你眼中闪动的艳羡的光芒恰恰证实了清教徒早已成为前尘往事。“奢华无罪,拜金有理”,中国社会的进化总是很超现实的,人们工作压力太大、孤独感强,买东西带来了感情的慰籍,奢侈的消费正被日益关注和壮大。中产阶级的这些高学历的知识精英,开始产生并主导世界,他们袋中塞着认购股票和室内音乐会的门票、懂生活、会享受,有个性不盲从,力图与暴发户和草根大众划清界限,并把挥金掷银视为等而下之的行为,他们尝试着将财富转化为精神心智都能的修炼。



中国人曾经探索并且极力向国外提倡苦修一样的勤俭节约,这正好是个相反的对照,现在走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快速增长,富有的中国人开始沉迷于奢侈得火爆的消费和地位。“奢侈品从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肮脏的东西”,在国际奢侈品高歌猛进的姿态进入中国时,中国人开始谋划奢侈”MADE
IN CHINA”之时,是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奢侈品背后贫富差距问题,是有钱人的消费心理是否畸形的问题,等等,唯独不谈奢侈品本身。



奢侈品由此变成解读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符号,遭受着来自大众的道德鞭鞑,奢侈品的奇技淫巧,有消费能力的是有罪的,没有消费能力的是道德上的贵族,这个想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行其道,在个人财富迅速增长的年代居然也博得众生喝彩,可见中国人贵精神贱物质的传统心理固若金汤。



接下来你会吃惊的发现,奢侈品不再是“欲望无度,无品味的、无所事事是人们做出来的毫无用武之地的东西”,而是汇聚了指挥、劳动、想像力和态度的成果,甚至是一个时代最高审美水准及制造工艺的代表――纯粹的思维让我们豁然开朗,从今天开始感慨把:简单是福。



我们也不必抱怨钢笔越来越奢侈化,只要懂得了钢笔里所孕育的文化,就没有必要去对它心存不满,犹如德国的徕卡相机,坚持走自己品质第一的道路,尽管日本相机占有全世界80%的市场,但经典的东西正因为常人不能唾手可得而弥显珍贵,让我们以正常的心态去欣赏、审视、惊叹造物主的绝作吧。



钢笔收藏家不一定是钢笔书法家,反之钢笔书法家不一定是钢笔收藏家,无论喜欢爱钢笔出于何种原因,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钢笔本身作为书写工具所具有的魅力,钢笔本身作为书写工具所蕴含的文化、作为奢侈品所带来的品味。



当我知道中国的打造出的“金星”钢笔品牌的居然是女企业家、当我们面对欧阳中石先生培养出书法第一位女博士生解小青、面对上海女书法家周惠珺及南京女书法家孙晓云时,我们是否感悟,如今电脑时代,一元多的一次性笔扼杀着人们的个性,没有笔锋变化的笔尖留下的乏味的轨迹,一群执着的钢笔爱好者在谈论购买钢笔之余,笔友们都成为了钢笔文化的继承者,在谈论钢笔的观赏性、收藏性的同时,我们还关注它的适手度,即手感。令人痛心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儿童,早已无法了解钢笔所孕育的文化底蕴,涂鸦式的钢笔描红本,让书法教育枯燥无味,将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造就成整齐划一的“机器”;那些神童般的书法天才,成为书法教学中的另类,传承着古代书法艺术的灵魂。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写的最多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那种洋洋洒洒千姿百态的墨水留下的轨迹,竟成为永久的回忆,即使是每天笔耕不辍的勤奋者也已是把钢笔作为茶余饭后的玩味,成为书法比赛中的竞技者,悲乎哀哉!



如今只有钢笔论坛这片天空,让我们可以在这里撒野,犹如孩提时代在草坪上自由翻滚,显得如此快乐无忧,你爱万宝龙、犀飞利,我爱派克笔、高丝,他爱英雄,买名笔、限量版、错版笔、纪念笔,相互说长道短,买日本笔犹如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再也不能买笔啦”,这可能是很多笔友发出的感慨,但心中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驿动的心已早已疲惫,买钢笔那种复杂的心情,感受到名笔、老钢笔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我们也遗憾国人的一蹶不振,四大文明古国的衰落,让钢笔文化饱受饥寒,钢笔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吗?



时间像潮水、像潮水,而爱钢笔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在“再也不能买笔”的美丽的谎言里、在“笔比剑更有力量”的箴言里、在为钢笔而痴狂的人群里,让我们继续、继续、继续―――

星期四, 六月 15


小学一年级时,其它小朋友还在用小刀卷笔刀时,因为某件事认识的一位朋友送我一支自动铅笔,后来在某个断电的夜晚被一同学习的表妹拿到蜡烛上把笔头给烧坏了,心疼死我了.

我的数学很好所以跟老师关系也不错,当时不知从哪得到来支圆珠笔,因为老师评作业时觉得我的这个笔不割纸(一般都是写上阅,狂草),所以他送我一支钢笔(估计是10元钱吧),还有二瓶墨水一红一蓝.从此,我用上了钢笔,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hero的.记得小学时有支钢笔还是玉米状的,不过当时的工艺不太行,塑料的用没多久就坏了.

到初中之后,有亲戚送我一支hero,很轻,上面有很多五角星,不记得是什么型号,写起来特别顺,后来给弄没了把我急死了,最后还是重新买一支.当时最喜欢用hero的碳黑墨水,写英文字母时比任何人的铅笔都来得黑,而且黑幽幽的特别耐看.期间,因为邻居在做纸制品,那些铜版纸写起来特别顺,不象作业本一样一写钢笔就会化水.

高中期间用过仿的派克,不过用一段时间就会坏,但这时就认识到了新的上水方式,而之后我使用hero笔都会把后面的上水器换成抽水式的:)

大学,很少写字,特别是有了电脑而且打字比写得更快之后,钢笔就离俺好遥远了.

一年前,在朋友家看到他的英雄不错,他就送给我,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老是出水不顺,不好意思一直用的是碳黑,10分钟不写字就会塞住笔头了.

上taobao找笔,发现了11,发现了penbbs,,,一切从这里开始疯狂了.....

星期五, 十一月 4

钢笔之痛

钢笔之痛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每个读书人的愿望.
  在这个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是一次性的东西,笔也不例外,从自动笔到一次性的针管笔,浮燥的人们贪图的是方便,没想到这些东西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需要对资源节约.

而无良的商家为了吸引小学生,生产的芳香型一次性笔,却在无时不在的毒害下一代.

  我爱钢笔,始于小学二年级,在初中时期,终于拥有了一支英雄的金笔,记得当年的30多元也是要积累好一段时间换来的.再后来,用上了英雄的碳黑墨水,我更是喜欢这那种沙沙的书写声与黑幽幽的字迹.而且这些墨迹在经过几年后,即使书本潮湿了,其它圆珠笔或蓝色红色等染料墨水都开始褪色时,碳黑水的字却依然乌亮,上化学的老师说这是Carbon碳的特别化学作用.

  有人说,碳黑水不能用于储存式的钢笔,因为它会堵塞笔头,所以在某一次笔头发生堵塞之后,我这支钢笔终于Game over了.

  在那几年,经济的发民,人心的浮燥,喜欢钢笔的越来越少,特别是在那种转笔成风(钢笔一转墨水可就全飞散了来,但圆珠笔可不会)的时代,几乎是绝迹.

  工作后,偶然又拥有了钢笔,因为从事的是IT行业,每天写的字大多在计算机上,用的是键盘,纸上写的字不多,每次写几个字都要打开关闭笔帽确实也是不便,而单位提供的免费一次性笔,又一次诱惑了我.

  去年,从箱头里找到久藏的一支钢笔,加了点墨水,开始乱涂乱划.这一来,不可收拾了,我发现我原来喜欢的还是钢笔,或许是心态变化,或许是复古心理使然呢.因为,我觉得要重新去买一支笔.在文具店里,我发现钢笔几乎成了一种摆设,而出售的笔,大多在10-20元之间,要不就是1000以上.
  我要的只是实用的,性价比高的笔.
  后来买了一支hero 56a 与911,它还送了一瓶dux不堵墨水,笔很一般,但因为墨水,我不盖笔帽几个小时,笔头也没事.
  我还是需要一支让我舒服的笔.
  辗转间,我在taobao上找到了更多的关于钢笔的销售.买了二支Hero 100 and 200a,这是我第一次花这么多钱买钢笔,因为以前学生时代,100元以上的笔只敢望一下.也因此而认识了卖家"拾壹",加入了一个钢笔群(6098773)及论坛penbbs.com,在看了网友上传的"墨水笔鉴赏手册",让我更是大开眼界.

  HERO 100,是英雄公司的经典产品,HERO这个品牌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都是曾经的叱咤风云,可是,生产商对质量的放纵,技术的落后,加速了这一品牌的灭亡.
  钢笔,笔头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而HERO无法做到ISO标准,只能让买家象买彩票一样去选笔,这样的质量,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人们离钢笔更远了.心痛呀,看着国外名牌笔在中国高端市场几乎占领了99%,市场与人心的失守,让仅有的几家钢笔厂一步步成为OEM,成为别人的代工者,甚至走向消亡,难道这是中国品牌的最后命运(相同的还有film胶卷等).

  现在的人,花几千元买部手机不会闪一眼,而如果要买一支几百元,或者上千元的笔,他们却会摇头.拾壹说,这是修养问题.

  一支好的钢笔,即使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人心还会在吗?真不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钢笔只会成为毛笔一样的命运,束之高阁,而只剩下礼品笔.


读书人,让我们一起来爱笔吧.

评论:

企业生产产品,多不考虑产生的负的外部性影响,这使其低估成本,能否说其不良,不好说,某个角度看,是个体在自身的利益驱动下的理性行为。笔的作用是写字,消费者的偏好不同,选择不同。大部分人的观点,买支一次性的笔,现实很多,方便,便宜,当然,从某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或者受到父辈影响的现代人,对毛笔、钢笔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如果论其富含的中国文化,那更是有一批跟随之士。有需求,自然有供应,既然有对高价豪华笔的溺爱之士,自然有聪明的供应商,这当然也少不了寻租人士对需求的贡献。好笔,配好字,钢笔笔下的字体远比一次性笔下的字更多的变化。但现代人又有多少喜欢好字?快餐文化下,效率当首,写出的字,你知我知即可,即使天上的古人看不懂那也不要紧,交流的符号而已。写一首好字的人,是否会在日后某个时期被贬低为孤芳自赏,效率低下的劣士?不得而知,但那一定是中国书法文化的悲哀。买一支好笔,沏一壶好茶,好贴,好书,竹林中,挥洒!枫 11月4日 11:43